经济系成立于2003年3月,现设置有经济学专业和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本科学生年招生人数为200余人。2007年,经济学专业被学校评为校级品牌专业,2010年应用经济学被确定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在省内同类学科中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
经济系现有专任教师25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能力强。在教师队伍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讲师6人,助教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6%;博士4人,硕士16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校级教学名师4人,校级学科带头人3名。
经济系现有3个实验室,分别是经济学综合实验室、ERP实验室和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实验室总面积150平方米,能基本满足实验课教学的需要;同时,经济系还与山西大典典当有限责任公司等五个单位签署专业实习基地协议书,进一步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经济系现有专业资料室一个,购买专业图书6.33万册,订阅中外文专业期刊80余种;学院图书馆为经济学学科购买了中宏和中经两个专业数据库。
建系以来,经济系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取得快速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获得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2项,获得山西省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1项,并有2名教师荣获山西省优秀教师称号。在学科建设中,经济系突出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形成一支方向明确、成果相对集中的科研团队。目前,经济系共主持承担2项国家级课题、22项省部级课题,获得纵向、横向科研经费140余万元;出版学术著作15部、发表在核心期刊以上的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专业名称: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
专业代码:020306T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基础,掌握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基本分析方法,比较熟练地掌握信用管理专业知识、理论功底扎实、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较强,掌握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实践应用能力比较突出,富有创新、创业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信用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信用管理人才。
二、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接受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信用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1.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方法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团结合作、勇于奉献的品质;有较强的民主和法制意识;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知识和能力方面:系统学习和掌握信用管理基本理论和相关的专业知识,较深入地了解信用风险管理的防范机制,了解信用管理领域的学术前沿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阅读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信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2)熟悉我国经济与管理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国际信用管理惯例和规则;
(3)系统掌握信用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解决信用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5)具有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研究、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信用管理研究的初步能力。
3.身体心理素质方面: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基本的安全知识和一定的军事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人才培养模式
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采用“2+1+1”人才培养模式。“2+1+1”是指前两学年完成通识教育与学科教育课程的学习,第三学年进行专业方向分流学习,第四学年主要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和相关的科学研究。
四、核心课程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西方经济学(宏观)、会计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信用经济学、信用管理学、信用评级概论、企业与消费者信用管理、信用风险管理、经济法。
五、学制及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凡具有学籍的学生,德、智、体、美合格,学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课程考核和实习报告、调查报告、毕业论文考核合格,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符合《太原师范学院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可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六、课程结构与比例
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总学时2566学时,总学分172学分。在总学时中,必修课学时2134学时,占总学时的83.2%;选修课学时432学时,占总学时的16.8%。在总学分中,理论教学学分为126.5学分,占总学分的73.5%;实践教学学分为45.5学分,占总学分的26.5%。
理论教学分为通识模块、学科教育模块和专业教育模块三个模块,理论教学课程共计2217学时。其中,通识模块类课程总学时为697学时,占理论课程学时的31.4%;学科教育模块理论教学学时1322学时,占理论教学学时的59.6%;专业教育模块课程总学时为198学时,占理论教学时数的9.0%。
表1 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学时及学分比例结构表
课程性质 |
课程类型 |
学时 |
学时比例 |
学分 |
学分比例 |
理
论
教
学 |
通识教育模块 |
必修课程
|
589 |
26.5% |
34.5 |
20.0% |
选修课程 |
108 |
4.9% |
6 |
3.5% |
学科教育模块 |
必修课程 |
1214 |
54.7% |
69 |
40.1% |
选修课程 |
108 |
4.9% |
6 |
3.5% |
专业教育模块 |
必修课程 |
90 |
4.1% |
5 |
2.9% |
选修课程 |
108 |
4.9% |
6 |
3.5% |
实践教学 |
|
|
45.5 |
26.5% |
总计 |
2217 |
100% |
172 |
100% |
七、课程考核
学生必须参加经济学专业教学计划规定课程的考核。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每学期的考试课程不得少于3门。考核按学校有关规定采取闭卷、开卷、笔试、口试和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经考核,成绩合格并修满规定学分,学生方可毕业。符合《太原师范学院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可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八、课程计划总表
表2 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本科课程计划总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
学分 |
总学时 |
考核
方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理
论 |
实验/实践 |
合计 |
考
试 |
考
查 |
通识教育模块 |
公共必修课 |
3300010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
|
|
|
|
|
|
3 |
42 |
|
42 |
|
√ |
335001001 |
军事理论 |
2 |
|
|
|
|
|
|
|
2 |
24 |
|
24 |
|
√ |
331001001-004 |
大学英语 |
4 |
4 |
4 |
4 |
|
|
|
|
16 |
136 |
136 |
272 |
√ |
|
303001001-004 |
大学体育 |
2 |
2 |
2 |
2 |
|
|
|
|
8 |
144 |
|
144 |
√ |
√ |
33200100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
2 |
|
|
|
|
|
|
2 |
18 |
18 |
36 |
|
√ |
332001002 |
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 |
|
|
3 |
|
|
|
|
|
3 |
27 |
27 |
54 |
√ |
|
330001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2 |
|
|
|
|
|
|
2 |
36 |
|
36 |
√ |
|
333001004 |
大学语文 |
|
|
2 |
|
|
|
|
|
2 |
36 |
|
36 |
|
√ |
3300010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
|
3 |
|
|
|
|
|
3 |
54 |
|
54 |
√ |
|
330001020(一)
330001020(二)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2 |
2 |
|
|
4 |
72 |
|
72 |
√ |
|
330001007-013 |
形势与政策 |
1到7学期每周2学时每学期5教学周 |
|
2 |
70 |
|
70 |
|
√ |
335001002-009 |
大学生安全教育 |
1到8学期,每学期4学时 |
2 |
32 |
|
32 |
|
|
小 计 |
|
|
|
|
|
|
|
|
45 |
589 |
181 |
770 |
|
|
公共选修课 |
自然科学类 |
|
|
至少2学分 |
|
|
|
|
|
|
|
人文社科类 |
|
|
至少2学分 |
|
|
|
|
|
|
|
艺术体育类 |
|
|
至少2学分 |
|
|
|
|
|
|
|
教育教学类 |
|
|
|
|
|
|
|
|
|
|
小 计 |
|
|
至少6学分 |
|
6 |
108 |
|
108 |
|
|
学科教育模块 |
必修课程 |
316022001 |
微积分 |
6 |
|
|
|
|
|
|
|
6 |
84 |
|
84 |
√ |
|
316022002 |
政治经济学(上) |
4 |
|
|
|
|
|
|
|
4 |
56 |
|
56 |
√ |
|
316022003 |
政治经济学(下) |
|
4 |
|
|
|
|
|
|
4 |
72 |
|
72 |
√ |
|
316022004 |
线性代数 |
|
3 |
|
|
|
|
|
|
3 |
54 |
|
54 |
√ |
|
316022005 |
西方经济学(微观) |
|
4 |
|
|
|
|
|
|
4 |
72 |
|
72 |
√ |
|
316022006 |
西方经济学(宏观) |
|
|
4 |
|
|
|
|
|
4 |
72 |
|
72 |
√ |
|
316022007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
|
4 |
|
|
|
|
|
4 |
72 |
|
72 |
√ |
|
316022008 |
会计学 |
|
|
4 |
|
|
|
|
|
4 |
72 |
|
72 |
√ |
|
316022010 |
信用经济学 |
|
|
3 |
|
|
|
|
|
3 |
54 |
|
54 |
√ |
|
316022009 |
货币银行学 |
|
|
|
4 |
|
|
|
|
4 |
72 |
|
72 |
√ |
|
316022011 |
统计学 |
|
|
|
4 |
|
|
|
|
4 |
64 |
8 |
72 |
√ |
|
316022012 |
财政学 |
|
|
|
4 |
|
|
|
|
4 |
72 |
|
72 |
√ |
|
316022013 |
信用评级概论 |
|
|
|
3 |
|
|
|
|
3 |
44 |
10 |
54 |
√ |
|
316022014 |
信用管理学 |
|
|
|
3 |
|
|
|
|
3 |
54 |
|
54 |
√ |
|
316022015 |
计量经济学 |
|
|
|
|
4 |
|
|
|
4 |
62 |
10 |
72 |
√ |
|
316022016 |
企业与消费者信用管理 |
|
|
|
|
4 |
|
|
|
4 |
64 |
8 |
72 |
√ |
|
316022017 |
信用风险管理 |
|
|
|
|
3 |
|
|
|
3 |
48 |
6 |
54 |
√ |
|
表2 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本科课程计划总表(续)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
学分 |
总学时 |
考核
方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理
论 |
实验/实践 |
合计 |
考
试 |
考
查 |
学科教育模块 |
|
316022018 |
国际经济学 |
|
|
|
|
|
4 |
|
|
4 |
72 |
|
72 |
√ |
|
316022019 |
经济法 |
|
|
|
|
|
3 |
|
|
3 |
54 |
|
54 |
|
√ |
小 计 |
102 |
11 |
15 |
18 |
11 |
7 |
|
|
72 |
1214 |
42 |
1256 |
|
|
选修课程 |
316023001 |
企业伦理与文化 |
2 |
|
|
|
|
|
|
|
2 |
28 |
|
28 |
|
√ |
316023002 |
管理学 |
3 |
|
|
|
|
|
|
|
3 |
42 |
|
42 |
|
√ |
316023003 |
微积分选讲 |
|
2 |
|
|
|
|
|
|
2 |
36 |
|
36 |
|
√ |
316023004 |
企业战略管理 |
|
2 |
|
|
|
|
|
|
2 |
36 |
|
36 |
|
√ |
316023005 |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
|
|
2 |
|
|
|
|
|
2 |
18 |
18 |
36 |
|
√ |
316023006 |
信息检索 |
|
|
|
1 |
|
|
|
|
1 |
|
18 |
18 |
|
√ |
316023007 |
市场营销学 |
|
|
|
3 |
|
|
|
|
3 |
46 |
8 |
54 |
|
√ |
316023008 |
财务管理 |
|
|
|
|
3 |
|
|
|
3 |
36 |
18 |
54 |
|
√ |
316023009 |
信用担保管理 |
|
|
|
|
|
|
2 |
|
2 |
18 |
18 |
36 |
|
√ |
316023010 |
金融法规 |
|
|
|
|
|
|
2 |
|
2 |
18 |
18 |
36 |
|
√ |
316023014 |
经贸英语 |
|
|
|
|
|
|
2 |
|
2 |
36 |
|
36 |
|
√ |
316023015 |
中国信用制度建设 |
|
|
|
|
|
|
2 |
|
2 |
36 |
|
36 |
|
√ |
小 计 |
至少10学分 |
|
|
|
|
10 |
108 |
72 |
180 |
|
|
专业教育模块 |
征信与评级业务 |
必修课程 |
316022020 |
审计学 |
|
|
|
|
3 |
|
|
|
3 |
54 |
|
54 |
|
√ |
316022021 |
征信技术与征信服务 |
|
|
|
|
|
3 |
|
|
3 |
36 |
18 |
54 |
√ |
|
小 计 |
|
|
|
|
3 |
3 |
|
|
6 |
90 |
18 |
108 |
|
|
选修课程 |
316023016 |
项目评估 |
|
|
|
|
2 |
|
|
|
2 |
36 |
|
36 |
|
√ |
316023017 |
财务报表分析 |
|
|
|
|
|
2 |
|
|
2 |
18 |
18 |
36 |
|
√ |
316023018 |
资产评估 |
|
|
|
|
|
2 |
|
|
2 |
36 |
|
36 |
|
√ |
316023011 |
国家信用管理体系 |
|
|
|
|
2 |
|
|
|
2 |
36 |
|
36 |
|
√ |
316023022 |
征信数据库开发应用 |
|
|
|
|
|
2 |
|
|
2 |
18 |
18 |
36 |
|
|
小 计 |
|
|
|
|
至少8学分 |
8 |
108 |
36 |
144 |
|
|
金融机构信用管理 |
必修课程 |
316022022 |
金融机构信用管理 |
|
|
|
|
|
3 |
|
|
3 |
54 |
|
54 |
√ |
|
316022023 |
商业银行经营学 |
|
|
|
|
|
3 |
|
|
3 |
36 |
18 |
54 |
|
√ |
小 计 |
|
|
|
|
|
6 |
|
|
6 |
90 |
18 |
108 |
|
|
选修课程 |
316023019 |
证券投资学 |
|
|
|
|
2 |
|
|
|
2 |
18 |
18 |
36 |
|
√ |
316023020 |
保险学 |
|
|
|
|
2 |
|
|
|
2 |
36 |
|
36 |
|
√ |
316023021 |
金融服务营销 |
|
|
|
|
|
2 |
|
|
2 |
18 |
18 |
36 |
|
√ |
316023012 |
国际金融 |
|
|
|
|
|
2 |
|
|
2 |
36 |
|
36 |
|
√ |
316023013 |
金融工程 |
|
|
|
|
2 |
|
|
|
2 |
36 |
|
36 |
|
√ |
小 计 |
|
|
|
|
至少8学分 |
8 |
108 |
36 |
144 |
|
|
总学时 |
2566 |
必修课学时 |
2134 |
选修课学时 |
432 |
注释:《形势与政策》与《大学生安全教育》不计入总学分;《大学体育》第一、三学期为考查课,第二、四学期为考试课;
九、实践性教学环节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培养方案设置了实践性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有机衔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军事训练
军事理论与训练是学校统一组织。主要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和军事基本知识教育。基本技能训练集中在第一学期第一周进行,计2学分。
2.计算机与英语应用能力训练
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训练由相关课程的承担部门和教师组织。其中,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安排在第2-3学期,学分为2.5学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训练安排在第1-4学期,学分为8学分。
3.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学生熟悉和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由学院和系分团委组织实施。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寒暑假进行,学生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获得2个学分。每学年年末,由各班主任统计本班社会实践活动的信息,经分团委书记审核后,报系教学秘书登记学分。
4.大学生安全教育
大学生是维护大学生安全的一项基础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人才保障的根本教育,它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第1-8学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由学校相关部门统一组织和安排,学分计为2学分。
5.专业认识实习
专业认识实习是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学生观察、分析我国信用经济和信用管理现象的重要环节,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时间为2周,采取集中实习方式。专业认识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一篇3000字以上的实习报告。学生完成专业认识实习,获得2个学分。
6.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能够使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学生在经济活动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初步掌握经济工作的实践知识,具备有效地介入企业及其它经济部门工作的基本技能,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毕业实习从第七学期的后半学期开始,持续10周。毕业实习结束时,按照相关要求,学生要递交一篇毕业实习报告和实习鉴定意见。学生完成毕业实习,获得6个学分。
7.实践技能拓展
实践技能拓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实验室建设的条件,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学生主要是训练和掌握信用分析软件的操作,提高实践技能,提高对工作岗位的熟练程度。信用分析软件操作的训练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完成实践技能项目获得2个学分。
8.征信调查与实践
征信调查与实践是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的专业性调查实践,主要是通过信用调查手段,了解和掌握我国不同行业、企业及个人的信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征信调查与实践由经济系组织安排,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末的2周进行。征信调查与实践活动结束时,要求学生提交一篇3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学生完成社会调查与实践,获得2个学分。
9.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开展科学研究、分析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毕业论文安排在第七学期至第八学期进行,为期18周。在第七学期开展选题、查阅资料等项工作,第八学期开展毕业论文的开题、写作和答辩等工作。学生完成学校规定的毕业论文的各项任务,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获得6个学分。
10.科研素质训练
科研素质训练是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初步训练,能够提高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引领学生对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的追踪。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参加学科竞赛、主持或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主要的途径和手段。学生参与上述活动并有相应的成果(发表论文、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以及主持或参与课题的证明),可获得2个学分。每学年年末,由学习委员统计搜集本班科研素质训练的信息和相关材料,并报系教学秘书,经教研室审核后登记学分。
表3. 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教学内容 |
周数 |
学分 |
学期 |
考核形式 |
备注 |
军事训练 |
2 |
1 |
第1学期 |
考查 |
学校统一组织的军事训练 |
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 |
|
2.5 |
第1-2学期 |
考查 |
|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训练 |
|
8 |
第1-4学期 |
考查 |
|
社会实践 |
|
2 |
假期 |
考查 |
校团委组织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并撰写调查报告 |
大学生安全教育 |
|
2 |
第1-8学期 |
考查 |
|
专业认识实习 |
2 |
2 |
第4学期 |
考查 |
赴发达地区考查我国信用经济与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
毕业实习 |
10 |
6 |
第7学期 |
考查 |
完成实习单位安排的工作任务,撰写实习报告 |
专业课程实验 |
|
10 |
第2-7学期 |
考查 |
专业课程的实验部分 |
实验技能拓展 |
2 |
2 |
第6学期 |
考查 |
征信数据库的应用与管理、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项目 |
经济调查与实践 |
2 |
2 |
第6学期 |
考查 |
针对我国信用管理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调查与研究 |
毕业论文(设计) |
18 |
6 |
第7-8学期 |
考查 |
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及答辩等工作 |
科研素质训练 |
|
2 |
第1-8学期 |
考查 |
发表论文、科技成果奖、应用性技能证书等 |
总计 |
45.5 |
|
|
|
十、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的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上)、政治经济学(下)、西方经济学(微观)、西方经济学(宏观)、会计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信用经济学、信用管理学、信用评级概论、个人与企业信用管理、信用风险管理、经济法。专业主干课程总学时为902学时,总学分为51学分。
课程编码:316022002、316022003
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上、下)
课程简介:
《政治经济学》为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的基础、核心课程。该课程为学年课程(第一、二学期),共计136学时,8学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商品和价值、货币与货币流通规律、资本和资本运动、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竞争与垄断、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收入和分配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
选用教材:《政治经济学》.逄锦聚,洪银兴,林岗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四版.
参考书目:
1. 《现代经济学》.洪银兴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主讲教师:张改枝 李繁荣 赵满华
课程编码:316022005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微观)
课程简介:
《西方经济学(微观)》为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为学期课程(第三学期),72学时,4学分。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借鉴作用。
选用教材:《西方经济学(微观)》. 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参考书目:
1.《西方经济学》. 历以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西方经济学》. 宋承先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
主讲教师:王艳萍 顾颖
课程编码:316022006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宏观)
课程简介:
《西方经济学(宏观)》为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为学期课程(第三学期),72学时,4学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的思维方法,并能够借鉴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
选用教材:《西方经济学(宏观)》. 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参考书目:
1.《西方经济学》. 宋承先,许强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
2.《经济学》.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十六版.
主讲教师:闫二旺 顾颖 王晓东
课程编码:316022008
课程名称:会计学
课程简介:
《会计学》是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为学期课程(第三学期),72学时,4学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科目与帐户、复式记帐、帐户分类、会计凭证、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核算形式、资产的核算、负债的核算、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企业会计报表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基础理论,同时以模拟实训和实践实习为基础,让学生掌握会计的方法,掌握使用会计信息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选用教材:《会计学》. 陈信元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
参考书目:
1.《财务会计学》. 戴德明,林纲,赵西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五版.
2.《中国会计改革理论与实践》. 刘玉廷主编.民主与法制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主讲教师:李梅 孙冀萍
课程编码:316022009
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
课程简介:
《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为学期课程(第四学期),72学时,4学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息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存款货币银行、中央银行、货币均衡、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掌握观察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选用教材:《货币银行学》. 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参考书目:
1.《货币银行学原理》. 郑道平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第四版.
2.《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 黄达主编. 中国金融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
主讲教师: 李娟 孙璇
课程编码:316022011
课程名称:统计学
课程简介:
《统计学》是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为学期课程(第四学期),72学时,4学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与整理、综合指标、概率基础、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相关与回归、时间数列、指数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统计的范畴、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学生掌握统计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各种方法。
选用教材:《统计学》. 孙允午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参考书目:
1.《统计学》. 袁卫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2.《统计学》. 郑德如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主讲教师:李博 张瑜
课程编码:316022012
课程名称:财政学
课程简介:
《财政学》是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为学期课程(第四学期),72学时,4学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财政一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管理、财政监督、财政平衡、财政政策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财政的基本职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不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用教材:邓子基主编.《财政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
参考书目:
1.《财政学》. 陈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2. 《财政学》. 谭建立,昝志宏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主讲教师:王效梅 刘淑清
课程编码:316022010
课程名称:信用经济学
课程简介:
《信用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为学期课程(第三学期),54学时,3学分。是从信用的意识、关系、制度、自在等经济性开始探讨,并深究其中的信誉、公平、信义与商品、交易、价格之间经济变化所遵循的规律。通过学习信用经济学课程,使学生了解信用的本质,对信用投放问题、控制信用风险、信用交易规模和结构等问题有系统的掌握。
选用教材:《现代信用学》,吴晶妹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第一版.
参考书目:
1.《信用经济学》,郭生祥主编.东方出版社,2007第一版.
2.《信用风险控制的博弈》.李家军著.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主讲教师:王晓东
课程编码:316022014
课程名称:信用管理学
课程简介:
《信用管理学》是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为学期课程(第四学期),54学时,3学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用和信用资金运动、商业信用与企业信用管理、银行信用与银行信用管理、消费者信用和个人信用管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信用管理的理论依据和各类信用管理的基本内涵和管理方法,了解各类信用的主要风险及其应对措施,了解信用管理机构、信用服务机构的具体业务范围和方式,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途径选择。
选用教材:《信用管理学》.朱毅峰、吴晶妹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参考书目:
1.《信用管理概论》.安贺新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2.《信用风险控制的博弈》.李家军著.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主讲教师:景泓
课程编码:316022013
课程名称:信用评级概论
课程简介:
《信用评级概论》是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为学期课程(第四学期),54学时,3学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用风险的分析、信用评级机构、评级对象、业务品种和等级符号,以及信用评级的流程和信用评级的方法、指标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现行的企业以及个人的信用评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培养其具有较强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
选用教材:《信用评级》. 李力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参考书目:
1.《资信评级方法-汇诚信用管理丛书》.邬润扬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2.《资信评级》,朱荣恩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一版.
主讲教师:张静
课程编码:316022016
课程名称:企业与消费者信用管理
课程简介:
《企业与消费者信用管理》是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为学期课程(第五学期),72学时,4学分。本课程以企业与消费者的信用管理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信用管理的模式、信用管理的内容以及国内外信用管理的实践经验。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企业信用管理中的客户管理、合同管理、赊销管理、担保管理、风险控制等内容,熟悉建立个人信用和维护个人信用、消费者信用调查、消费信用管理和消费信用相关的法律等。
选用教材:《企业与消费者信用管理》.林钧跃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参考书目:
1.《企业信用管理》. 朱荣恩.丁豪梁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2.《个人信用评估与声誉机制研究》.王富全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主讲教师:史学文
课程编码:316022017
课程名称:信用风险管理
课程简介:
《信用风险管理》是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为学期课程(第五学期),54学时,3学分。本课程主要介绍信用风险及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重点分析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和国家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信用现象和失信现象,了解行业特征、债务类型等对发生违约时偿还率的影响程度,初步掌握信用风险模型的基本思想和建模方法,
选用教材:《信用风险管理》.赵晓菊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参考书目:
1.《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朱毅峰,吴晶妹,宋玮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2.《信用风险度量》. 安东尼.桑德斯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主讲教师:王建秀
课程编码: 316022019
课程名称:经济法
课程简介:
《经济法》是经济学专业(信用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为学期课程(第六学期),36学时,2学分。通过本课程学习,应掌握主要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规定及相关知识。重点掌握与会计工作直接相联系的法律制度。掌握和了解与企业和会计工作有一定联系的企业法律制度和合同法律制度。主要内容有经济法的概念,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会计法律制度与金融法律制度。
选用教材:《经济法概论》.全承相,李茂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参考书目:
1.《经济法教程》.单飞跃主编.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2.《经济法学》.张守文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主讲教师:孙月蓉
十一、主干课程主讲教师简介
表4 主干课程主讲教师简介
姓 名 |
性 别 |
出生
年月 |
职 称 |
最高
学历 |
毕业院校 |
所学专业 |
最高学位 |
授予院校 |
赵满华 |
男 |
1962.02 |
教授 |
研究生 |
河南大学 |
政治经济学 |
硕士 |
河南大学 |
张改枝 |
女 |
1959.09 |
教授 |
研究生 |
复旦大学 |
政治经济学 |
硕士 |
复旦大学 |
闫二旺 |
男 |
1965.08 |
教授 |
研究生 |
南开大学 |
区域经济学 |
博士 |
南开大学 |
顾颖 |
女 |
1962.06 |
教授 |
本科 |
山西大学 |
政治经济学 |
学士 |
山西大学 |
王艳萍 |
女 |
1965.11 |
教授 |
研究生 |
山西师范大学 |
政治经济学 |
硕士 |
山西师范大学 |
杨素青 |
男 |
1965.12 |
副教授 |
本科 |
兰州大学 |
经济学 |
学士 |
兰州大学 |
李 梅 |
女 |
1968.10 |
副教授 |
研究生 |
山西财经大学 |
会计学 |
硕士 |
山西财经大学 |
刘淑清 |
女 |
1971.04 |
副教授 |
研究生 |
山西大学 |
科学社会主义 |
硕士 |
山西大学 |
李 博 |
男 |
1972.12 |
副教授 |
研究生 |
北方工业大学 |
数量经济学 |
硕士 |
北方工业大学 |
李繁荣 |
女 |
1974.01 |
副教授 |
研究生 |
福建师范大学 |
政治经济学 |
博士 |
福建师范大学 |
王建秀 |
女 |
1973.09 |
副教授 |
研究生 |
山西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博士 |
山西大学 |
史学文 |
男 |
1968.10 |
讲师 |
本科 |
陕西师范大学 |
国民经济管理 |
学士 |
陕西师范大学 |
张静 |
女 |
1979.01 |
讲师 |
研究生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会计学 |
硕士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王效梅 |
女 |
1978.09 |
讲师 |
研究生 |
山西财经大学 |
财政学 |
硕士 |
山西财经大学 |
孙冀萍 |
女 |
1979.10 |
讲师 |
研究生 |
东北财经大学 |
会计学 |
硕士 |
东北财经大学 |
李 娟 |
女 |
1981.09 |
讲师 |
研究生 |
山西财经大学 |
金融学 |
硕士 |
山西财经大学 |
孙璇 |
女 |
1983.09 |
助教 |
研究生 |
中国人民大学 |
农业经济管理 |
硕士 |
中国人民大学 |
景泓 |
男 |
1981.01 |
助教 |
研究生 |
山西财经大学 |
工商管理 |
硕士 |
山西财经大学 |
张瑜 |
女 |
1986.01 |
助教 |
研究生 |
大连理工大学 |
产业经济学 |
硕士 |
大连理工大学 |
王晓东 |
女 |
1987.09 |
助教 |
研究生 |
吉林大学 |
西方经济学 |
硕士 |
吉林大学 |
郗雯 |
女 |
1988.03 |
助教 |
研究生 |
山西财经大学 |
金融学 |
硕士 |
山西财经大学 |
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 审核人: 执笔人: